
梁向阳,笔名厚夫,陕西延川人,1965年8月生;中共党员,二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2年12月至2013年8月,任延安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2013年9月至2020年8月,任文学院院长;2007年9月起,兼任延安大学路遥文学馆馆长;2018年8月起,任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延安大学路遥与知青文学研究中心主任。
学术领域为当代散文研究、延安文艺研究与路遥研究,业余从事文学创作。全国宝钢奖优秀教师、陕西省高校教学名师、陕西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六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先进工作者;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兼职教授、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特聘导师;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代表性著作及主编资料:
1.《路遥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1月版(连续19次印刷,发行纸质版10万+);
2.《重回历史现场看文学现象》,人民出版社2018年8月版;
3.《当代散文流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7月版;
4.《边缘的批评》,太白文艺出版社2009年6月版;
5.《走过陕北》(散文集),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6年6月版;
6.《心灵的边际》(散文集),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4年6月版;
7.《行走的风景》(散文集),西安地图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8.《路遥研究资料汇编》(第二主编),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
9.《延安文艺研究论丛》(第一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0.《路遥纪念集》(第二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路遥再解读》(第二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2.《红色延安》(合著),陕西旅游出版社2010年版;
13.《路遥全集》(特邀编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
14.《路遥与延安大学》(副主编),新华出版社2019年版;
15.《基础写作》(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16.《路遥的大学时代》(第三作者),新华出版社2021年版;
17.《陕北味 故乡情》(散文集),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21年版;
18.《路遥画传》(第二作者),新华出版社2022年版;
19.《延安画传》(第二作者),湖北美术出版社2022年版(该书为中共中央宣传部2022年主题重点出版物);
20.《延安文艺与20世纪中国民间文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22年版。
代表性论文与文学评论:
1.《当代散文创作个性精神的式微与复归》——人大“现当代文学文摘卡片”1997年摘录。
2.《回归真实与自由之岸——90年代“随笔热”现象的考察》——人大“现当代文学文摘卡片”2000年第一辑摘录。
3.《九十年代散文创作中人文精神因素的考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1年第2期全文转载。
4.《困惑与突围的风景——20世纪90年代散文现象浅论》——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1年第11期全文转载。
5.《挚恋土地的美文——浅论刘成章陕北风情散文》——人大“现当代文学文摘卡片”2001年第3期摘录。
6.《高原生命的火烈颂歌,民族魂魄的诗性礼赞——刘成章散文〈安塞腰鼓〉赏析》——《名作欣赏》(核心)2001年第5期,入选人教版中学语文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参考书》。
7.《从自由言说到自觉言说的整合——“延安时期”散文现象浅论》——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2年第9期全文转载。
8.《散文:当下状态解读与未来走向展望》——《当代文坛》(核心)2002年第6期。
9.《路遥研究述评》——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3年第5期全文转载。
10.《泛文学化时代散文研究的几个问题》——《理论与创作》2003年第2期。
11.《“大散文”:意象阔远的散文天地》——《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12.《抒情机制的确立与抒情散文的兴盛——“十七年时期”散文现象浅论》——《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13.《生命写作学刍论》——《延安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14.《散文化时代的小说走向》——《当代文坛》2005年第2期;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文学观点》观点摘录。
15.《由民间到广场:“延安时期”陕北民歌的彰显之路》——《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第一作者。
16.《泼洒激情铸美文——刘成章〈扛椽树〉赏析》——《名作欣赏》2006年第11期。
17.《“人道主义”视阈下的新时期散文写作——“新时期散文现象”浅论》——《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4期。
18.《应当以怎样的姿态研究“当代散文”》——《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5期。
19.《八十年代以来“延安时期作家”全集、文集出版情况概述》——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8年第2期全文转载。
20.《当代散文理论建设的历史回顾与反思》——《文艺争鸣》2008年10期。
21.《在不断突破中前行——高鸿长篇小说创作论》——《当代文坛》2010年1期。
22.《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中的“延安”元素》——《文艺争鸣》2010年10期。
23.《“延安时期”文化自觉的历史经验与现实意义》——《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4期。
24.《由<高干大>看“延安文艺”的转型之路》——《延安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25.《乡土中国的文学言说》(合作)——《延河》2012年第4期,《文学报》2012年5月10日整版转载。
26.《路遥:一位真正活在读者心中的作家》——《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7月9日“学林”版。
27.《创新还是炒作——我对“在场主义散文”倡导者的几点看法》——《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月19日“文学”版。
28.《<讲话>催生强大文化合力》——《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5月28日“特别策划”版。
29.《西部散文:捍守精神高地》——《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6月8日“文学”版。
30.《批评家不妨搞点创作》——《文艺报》2008年12月9日第2版。
31.《文艺评论要关注“小人物”的创作》——《文艺报》2010年3月22日第2版。
32.《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前前后后》——《中国文化报》2012年5月17日第7版。
33.《新近发现的路遥1980年前后致谷溪的六封信》,《新文学史料》2013年第3期。
34.《为什么路遥作品历久弥新》,《文艺报》2013年5月27日头版;
35.《温暖情怀与励志功能——读<平凡的世界>》,《人民日报》2013年6月25日第24版;
36.《作品是作家最好的纪念碑——写在电视连续剧<平凡的世界>开播之际》,《解放日报》2015年2月26日“朝花”副刊;
37.《路遥:在“拒绝大众”的浊流中逆风而战》,《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3月31日A4版;
38.《路遥<惊心动魄的一幕>发表过程及其意义》,《文艺争鸣》2015年第4期;
39.《在历史现场看<平凡的世界>创作》,《文艺理论与批评》2015年第5期,第一作者;
40.《路遥作品在日本的传播》,《小说评论》2016年第5期,第一作者;
41.《由文化性格看柳青与路遥的创作》,《中国文化报》2016年4月19日“理论版”;
42.《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几个细节》,《人民政协报》2016年9月1日“春秋周刊”整版;
43.《陕北文化血脉与文学呈现》,《光明日报》2017年3月21日“光明讲坛”整版;
44.《文接地气 心向天空——探析陕西延川“山花文艺现象”》,《人民日报》2017年6月8日第24版,第一作者;
45.《吴伯箫的延安之路》,《文艺报》2018年4月21日第5版整版,第一作者;
46.《延安鲁艺:中国现代文艺教育史上的丰碑》,《文艺报》2018年4月27日第2版,第一作者;
47.《路遥:“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光明日报》2018年12月14日第14版整版;
48.《路遥文学年谱》,《东吴学术》2019年第6期,第一作者;
49.《建筑一座文学灯塔,照亮人们前行的路》,《光明日报》2019年10月11日第14版;
50.《经典是怎样“炼”成的——以<人生>创作中编辑与作者的书信互动为视角》,《中国文学批评》2020年第1期,第一作者;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0年第8期全文转载,《新华文摘》2020年第12期“论点摘编”;
51.《捕捉“社会大转型时期”的历史诗意——路遥<平凡的世界>创作动因考》《南方文坛》2021年第1期,独著;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1年第8期全文转载,《新华文摘》2021年第24期网络版全文转载,《文摘报》2022年5月14日第八版“百年中国文艺的经典化”介绍主要论点,高等教育出版社英文版《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文学研究》2022年第2期全文刊出。
52.《毛泽东<讲话>与柳青的创作转向》,《中国文学批评》2021年第3期;《新华文摘》2022年第6期“论点摘编”;
53.《通往史诗性创作的道路上——基于中国现代文学馆珍藏的路遥致秦兆阳的两封书信的解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2年第7期,独著;入选《中国现代文学馆珍藏文物文献研究:2022卷》(西苑出版社,2024年版)。
54.《阎纲新时期文学批评探析》,《南方文坛》2023年第1期,第一作者;
55.《路遥书信搜集与整理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的突破点——以四个版本的<路遥全集>为观察对象》,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月刊2024年第3期全文转载,独著;
56.《一个人的成长史就是他的思想史——侯志明散文创作浅论》,《阿来研究》2024年第21辑,独著。
代表性文学作品:
1.散文《漫步秦直道》,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第一册;(原刊《延河》1999年第7期,《散文选刊》1999年第10期转载);
2.散文《我的“延川老乡”——关于北京知青的记忆》,《新华文摘》2013年第14期(原刊《美文》2013年第3期);
3.《那一片土地》(散文诗),《南昌晚报》1986年6月9日(署名梁禹);
4.散文《荷塘梦寻》,《延安日报》1987年12月12日(始署名厚夫);
5.小说《老裁缝》,《农民日报》1988年4月28日副刊;
6.小说《土地纪事》,《当代》1989年第6期;
7.散文《听书》,《陕西日报》1990年1月1日“元旦特刊”;
8.小说《窑变》,《延河》1990年第6期;
9.小说《荞麦地》,《延安文学》1993年第4期,“延安文艺杯”全国文学大赛二等奖(1993年);
10.散文《叩访蒙恬》,《延安文学》1997年第4期,获陕西省地市期刊文学作品“优秀作品奖”(1997年);
11.散文《扶苏墓前》,《延河》1997年第12期;
12.小说《夏日无言》,《延安文学》1998年“延川作家专号”;
13.散文《延安的桥》,《人民日报》1999年9月16日第一版;
14.散文《延安二道街》,《陕西日报》1999年8月6日“秦岭”副刊,获《陕西日报》“共和国五十华诞征文”优秀作品奖;
15.散文《书信的话题》,《散文》2000年第11期;
16.散文《去看那个景》,《延河》2000年第5期;
17.散文《陕北守望》,《创作》2000年第5期;
18.散文《人物二则》,《散文百家》2001年第11期;
19.散文《阅读路遥》,《延河》2002年第11期;
20.散文《临水而思》,《延河》2007年第2期;
21.散文《冬季无雪》,《延河》2009年第4期;
22.散文《长城随想》,《四川文学》2018年第3期;
23.散文《群山之中》,《人民日报》2019年11月30日第24版“大地副刊”;
24.散文《永远的延安》,《光明日报》2018年8月7日第7版;
25.散文《最是书香能致远》,《中国政协》2016年第21期;
26.散文《延安新貌》,《人民日报》2020年10月21日第24版“大地副刊”;
27.报告文学《山坳里的奋斗者——记全国劳动模范张莲莲》,收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陕西奋斗者》(陕西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28.散文《走商州》,《文艺报》2023年1月13日第五版;
29.散文《由创作出发的文学研究》,《传记文学》2024年第2期;
30.散文《最是险工成胜景》,《山东文学》2025年第2期。
科研与教学获奖情况:
1.论文《捕捉“社会大转型时期”的历史诗意——路遥<平凡的世界>创作动因考》(独著),获陕西省第16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24年);
2.著作《路遥传》(独著),获陕西省人民政府表彰的第13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8年),陕西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017年);
3.论文《路遥:“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独著),获陕西省人民政府表彰的第14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9年);
4.著作《当代散文流变研究》(独著),获陕西省人民政府表彰的第9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9年),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第11届优秀成果表彰奖”(2008年),陕西省第二届“柳青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2010年),陕西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008年);
5.教学成果“传承路遥精神,提升文学类专业综合素质的探索与实践”(主持),获陕西省人民政府表彰的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18年);
6.教材《基础写作》(主编),获陕西省本科教育类教材一等奖(2023年);
7.《经典是怎样“炼”成的——以<人生>创作中编辑与作者的书信互动为视角》(第一作者),获陕西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021年);
8.《毛泽东<讲话>与柳青的创作转向》(独著),获陕西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025年);
9.著作《重回历史现场看文学现象》,获陕西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019年5月);
10.《路遥研究资料汇编》(合作主编),获陕西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007年);
11.评论集《边缘的批评》(独著),获陕西省第二届文艺评论奖三等奖(2011年);
12.论文《由民间到广场:“延安时期”陕北民歌的彰显之路》(第一作者),获陕西省文联首届“陕西民间文艺山花奖”二等奖(2008年);
13.《红色延安》(合著),获陕西省社科界优秀科普读物奖(2012年);
14.论文《“大散文”:意象阔远的散文天地》(独著),获第二届“冰心散文奖·散文理论奖”(2004年);
15.论文《地域文化与延川“山花文艺现象”》(独著),获陕西省文化厅“陕北文化理论建设研讨会”一等奖(2001年);
社会荣誉:
1.“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2008年);
2.延安市“第二批有突出贡献专家”(2013年);
3.“陕西省教学名师奖”(2014年);
4.“陕西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015年);
5.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8年);
6.延安市“圣地名家”(2022年);
7.陕西省先进工作者(2022年)。
E-mail:houfu_12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