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楠 核稿:姬小龙
(本网讯)2025年初,我校六届一次“双代会”确立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3331”总体部署,明确了学校重点工作任务。文学院积极响应、抓早动快,有组织地安排部署了“双代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充分利用寒假认真谋划今年重点工作,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压茬推进,奋力写好“学校发展、学院何为”的时代答卷。
续写“三一工程”,做好“融”字文章
文学院深入实施延安精神强党建“三一工程”,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提升学院各项工作质量。在圆满完成上一年“三一工程”目标任务的基础上,聚焦主责主业、围绕重点难点,续写2025“三一工程”。一年一亮点,以延安精神和路遥奋斗精神为引领,打造红色育人示范学院;一年一难点,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打造效能治理示范学院;一年一新点,以产教融合为抓手,打造校地融合示范学院。学院党委持续推进“三一”工程、聚焦立德树人,突出理论先行、强化理论武装,坚持系统观念、推动深度融合,为学院高质量发展领航把舵、凝聚合力。为了更好地弘扬路遥文学精神,落实“三一工程”中用路遥文学精神立德树人的目标,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开展了遴选组建“路遥文学创作人才实验班”的工作。该实验班以培养文学创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为核心,课程设置涵盖基础课程、方向课程和实践课程,采用“2+1+1”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动态管理机制。这一举措为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高素质的文学创作人才提供有力支持,推动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发展。
再启“三个年”活动,突出“实”的导向
学院围绕学科建设、深化综合改革、作风能力提升三个方面,科学施策、精准发力。2月27日下午,副校长付峰,教务处处长王进、副处长董庆来一行来学院调研指导本科教学工作。付峰希望文学院将新的教育理念落实到培养方案之中,拓展实践渠道,丰富教学组织形式,对标未来社会需求,将AI赋能教学改革贯穿在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探索本硕一体化培养试点工作,加速本科人才的全能力培养。2月27日下午,学院召开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推进会,会议以“贯彻3331总体部署,奋力谱写文学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题,从中文博士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本学科申博亟需达到的指标、学科办对本学科的指导意见、申博基本条件与现有条件对比四方面,对中文学科目前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梳理和分析,有效提升了全院对学科建设重要性的认知,凝聚了发展共识。2月27日晚,学院召开新学期学生工作启动暨学生干部培训大会,大抓学生干部作风、明确重点工作任务,确保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稳步推进,多举措全力确保新学期初始的安全稳定。为积极响应将 AI 赋能教学改革的号召,3月14日下午,文学院举办“AI 赋能课堂教学创新”教学工作坊,邀请王璐、刘翼、张红玲、张永芳等课改专家,对学院十余名示范课程主讲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专家们对教师的“AI 赋能课堂教学创新”改革方案提出诸多建设性意见,涵盖教学平台建设、利用AI解放精力、整体谋划课程改革、从资源库建设推进改革等方面。这一活动助力学院教学改革实现新突破,推动“三个年”活动在深化综合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方面的深入开展。3月25日下午,文学院召开党委会暨安排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强调,学院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决策和部党组部署,按照学院党委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聚焦“学查改”三环节推进学习教育,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一体推进党风政风、师德师风、学风建设,以优良党风正院风、强教风、优学风。
争创“三个示范校”,夯实“育”的根基
争创红色资源育人示范校有举措。学院结合学科特色和育人需求,推出了系列创新举措,推动红色资源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红色育人课程体系、打造红色经典诵读等文化品牌活动、建设红色资源育人平台、深化红色文化实践教育、强化红色育人保障机制。在陕西省教育厅公布的2024年度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名单中,我校共16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文学院8名教师的科研成果共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多项成果获奖,既是相关老师和科研团队脚踏实地、锐意进取、长期积累和辛勤耕耘的结果,也是学院多年持续重视科研创新、全面加强组织科研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
争创校地融合发展示范校有行动。2025年春节,正值春节成功申遗后的首个新年,文学院20余名学子开展了别具一格的“寒假社会实践”。他们自愿组成学生志愿者媒体团,以文字和镜头记录春节的喜庆氛围,全程深度参与“我在延安过大年”活动。校企校地深度产教融合,聚力赋能人才培养,是本次校企校地协同育人结出的硕果。活动策划方对学生志愿者的表现给予高度评价,通过《你不知道的陕西故事》视频端专题推送微视频,称赞同学们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善于创新,切实体现了延安大学的育人理念。
争创内部治理现代化示范校有亮点。3月5日下午,校党委书记高子伟深入文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调研,秉持“面对面、心贴心”的理念,与文学院师生党员代表亲切座谈交流,深入走访学生宿舍,详细了解开学以来大家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他希望大家传承延安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树立远大理想、担当时代重任,在奋斗中不断提升自己,练就过硬本领,为将来走向社会、服务祖国打下坚实基础。此外,文学院在开学第一周组织开展了“春”启新程向未来春季“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系列活动。活动将传统班会的“规定动作”与春节申遗、春晚鉴赏、DeepSeek应用、学习黄旭华精神等热点主题“自选动作”相结合,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分年级、分目标、分内容地开展教育活动,有效引导同学们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投入新学期的学习生活。
学院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紧紧围绕学校建设更有特色、更有水平大学的总体目标,将弘扬延安精神与勇于改革创新的理念融入日常工作。在落实目标的过程中,学院聚焦自身发展任务,以“四个一”人才培养工程为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实施“五个一百”优秀学子养成计划,着力锤炼全院师生敢想敢为、善作善成的扎实作风。面对党建业务融合、博士点申报、重点学科建设、迎接专业认证、有组织科研等重点工作,学院全体师生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坚持高站位思考、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推进,全面落实学校“3331”总体部署,奋力书写文学院助力延大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