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李星瑶 审核:党子奇
(本网讯)2024年11月4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主办、延安大学承办的2025年“国培计划”内蒙古自治区旗县教师培训者团队研修班(师德培训者团队)在革命圣地延安隆重开班。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的100名教师培训者齐聚延安大学,开启为期12天的沉浸式师德培训者专题研修。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党子奇、项目执行团队及全体学员出席开班仪式。
党子奇院长在致辞中回顾了延安大学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的红色历史,并强调“立身为公、学以致用”的校训精神与新时代师德建设的深刻联系。他指出,培训者作为“师者之师”,更应在延安精神的滋养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引领区域师德建设迈向新台阶。
项目执行负责人万迪欣就课程设计与培训要求作详细解读。她阐释了本次培训围绕“师德培训”与“培训组织实施”两大核心,构建“理论+实践+反思”三维一体的课程体系,融合专题讲授、工作坊研讨、入校访学与现场教学等多种形式,旨在全面提升学员的师德培训设计与项目实施能力。
本次培训特邀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高凤林、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总编张晓明、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中心原主任方怀胜、延安大学王璐教授、郝琦教授、王东维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授课,培训内容涵盖新时代师德政策解读、教育家精神践行、师德培训课程设计、智能技术教育应用等前沿内容,为学员提供高规格、专业化、可落地的学习支持。
学员代表姚一帆在发言中动情地说:“金秋时节赴圣地,宝塔山下悟初心。”表示要把延安精神作为“压舱石”,把“立身为公、学以致用”的校训作为“指南针”,在研修中锤炼本领,在实践中传播火种。聂文英代表全体学员郑重承诺,将珍惜机会、严守纪律、积极互动、学以致用,努力成为师德建设的“种子教师”。
培训期间,学员们将深入延安大学、延安大学附属中学、延安大学附属小学、延安新区高级中学、延安新区第一中学、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小学、延安新区第一小学、北关小学等多所优质学校观摩师德课程实施,并赴杨家岭、枣园、南泥湾等革命旧址开展“窑洞里的教育故事”“奋斗精神与育人使命”等主题现场教学,实现"历史现场感悟+现实问题研讨"的深度融合。
本次培训的特色在于将红色基地的育人功能与师德培训项目深度融合。学员们不仅在革命圣地接受精神洗礼,更通过下校观摩长期开展红色活动的学校,借鉴其丰富的师德建设经验。这种“圣地育人、实践赋能、红色铸魂”的培训模式,将为内蒙古自治区培养一批具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尚师德修养和扎实培训能力的师德培训者,为全区教师队伍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