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与过去全然不同的新的历史阶段,随着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增强文化自信显得愈发重要。在当今社会,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不仅体现在经济实力与科学技术水平的竞争上,同时也体现在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上。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构,需要有民族文化之根作为支撑。
传承与升华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如何提升文化自信,尤其是如何看待中华民族自身的历史与文化传统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2014年9月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论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与文明进步曾经发挥过的巨大作用,并重点强调了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的关系,认为“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进一步强调,“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一百多年来,无论对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发展而言,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都是一个绕不开的重大理论问题。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两个结合”的主张,强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把中国共产党的传统文化观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十分深刻地指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这一论断,充分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廓清了百年来在这一问题上的各种模糊认识,表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已经具备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讲话中所表达的传统文化观,也构成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内容,对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不断与具体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百年来的发展,也是不断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特别是中国“新文艺”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问题的论述,一方面与之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的论述一脉相承,另一方面也是在新时代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创新发展。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传统文化问题上所采取的态度,以及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自身的文化传统进行结合时取得的理论成就,既是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具体体现方式,也代表着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发展水平。
文艺作品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中国的文艺工作者在当代中国话语体系、价值理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的生产与传播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当代文艺与中国古代优秀文艺传统关系的认识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从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屈原、王羲之、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关汉卿、曹雪芹,到“鲁郭茅巴老曹”(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到聂耳、冼星海、梅兰芳、齐白石、徐悲鸿;从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从《格萨尔王传》《玛纳斯》到《江格尔》史诗;从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今天,产生了灿若星辰的文艺大师,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艺精品,不仅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厚滋养,而且为世界文明贡献了华彩篇章。在2016年11月召开的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无一例外受到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文艺精品和文艺巨匠的深刻影响”,“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共同铸就了灿烂的中国文艺历史星河”。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古典文艺传统的高度评价,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丰富与发展,对于全面继承中国古典文艺传统,吸收中国古典文艺精华,繁荣当代文艺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当代文艺创作与传统文化相辅相成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当代文艺创作关系的重要论述,包含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一是希望当代文艺工作者通过文艺创作赓续中华民族文化血脉,弘扬中国精神,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二是希望中国当代文艺工作者借助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中国古典文艺传统与中华美学精神的根基上再创辉煌。
在关于文艺问题的系列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艺作为世界语言,最容易使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沟通心灵,因此,在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展现中国形象方面,文艺作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文艺作品,以生动形象、引人入胜的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形象,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国家形象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定不移用中国人独特的思想、情感、审美去创作属于这个时代、又有鲜明中国风格的优秀作品”。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中国精神”,既包含当代中国人的外在精神风貌、内在心灵境界,以及能够凝聚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观念等时代内涵,也包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道德理想、人生信念、哲学智慧、美学精神、艺术传统等历史内涵。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就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这些论述,从一个新的高度阐释了中国当代文艺在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所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赋予了当代广大文艺工作者新的历史使命。
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辩证地将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艺创新问题联系起来,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文艺创新的重要资源,“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指出,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没有历史感,文学家、艺术家就很难有丰富的灵感和深刻的思想。2021年12月,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中国文化历来推崇“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发扬光大,也是一个与中国当代文艺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而对于文艺家而言,其艺术的成功与个人的道德境界是密切相关的,“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经典,都体现了文学家、艺术家襟怀和学识的贯通、道德和才情的交融、人品和艺品的统一”。因此,他告诫当代艺术家“立德树人的人,必先立己;铸魂培根的人,必先铸己”,要把个人的道德修为当成通向艺术成功的必要训练。
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当代文艺的内容、繁荣当代文艺创作时,还谈到如何在当代文艺作品中体现中华美学精神这一更为具体的问题。中华美学精神被习近平总书记概括为“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它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艺术性地表达时的表现方式。中国古典文艺作品是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载体。当代文艺作品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能够在作品中体现出中华美学精神的独特韵味。这是当代文艺作品民族性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中国当代文艺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文艺问题的论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根本指针。从毛泽东同志提出以“民族形式”为核心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弘扬包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美学精神、中国传统美德等内容的“中国精神”,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化的过程中,朝着与中国的文化传统相结合的方向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作者:泓峻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